森林是陸地生态系統的主體,不僅帶來了清新空氣、清潔水源等自然要素,還是特色林産品加工、生态旅遊等綠色産業的源頭。如何推動林業生态價值實現和轉化?江蘇省林業局日前發布《關于建立健全林業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省試點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決定在蘇州市吳中區、南京市高淳區、揚州市江都區、泰州市興化市、徐州市新沂市、宿遷市泗陽縣擴大試點。
江蘇方案,提供國土綠化新思路
生态産品主要是指生态系統爲經濟活動和其他人類活動提供且被使用的貨物和服務貢獻。“林業生态産品一般是指森林和濕地生态系統提供的各類産品和功能服務,主要包括物質供給、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三大類,除了調節氣候、保護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傳統價值之外,還有生物多樣性保護、固碳釋氧、文化體驗和旅遊服務等。”省林業局規劃與資金管理處處長仲磊介紹。
經過多年綠化造林,江蘇林木覆蓋率持續上升,2023年達到24.09%,這也意味着植樹造林空間越來越小。“林業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建立健全可以爲國土綠化提供新思路。”仲磊說,建立健全林業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能夠激發林業經營主體的積極性,引導更多社會力量投入綠化工作,增加綠化用地自主貢獻度,同時積極探索林業生态價值多元轉化新路徑,兼顧生态、景觀、經濟效益。
“雖然很多人工林經營目标已經轉向了生态保護爲主,但是具體經營過程中仍然瞄準林木蓄積量,因爲木材産出可以賣錢,森林經營時會把林下灌木、草本除掉。但這樣對土壤擾動大,特别是土壤溫度升高後,土壤呼吸作用加強,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導緻這些人工林碳彙效益大大降低,短期内有可能成爲碳源,在強幹擾條件下碳源時間甚至可以拉長到10年以上。”南京林業大學生态與環境學院副教授葛之葳認爲,通過健全林業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可以引導森林經營從蓄積量思維轉向生物量思維,協同推進生态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
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涉及自然資源登記确權、政府績效考核、生态保護補償等方方面面。《方案》提出,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開的步驟,構建林業生态産品價值實現制度框架,開展林業生态産品價值核算,使核算結果得到創新應用,基本形成林業生态産品保護者受益、使用者付費、破壞者賠償的利益導向機制,豐富林業生态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途徑。
先行試點,構建因地制宜評估體系
如果不能對生态産品的價值科學評估,那價值實現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2022年起,我省分别在宜興市和東台市,基于森林和濕地這兩大典型生态系統,構建研究生态産品價值評估體系。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家統計局發布《生态産品總值核算規範》(以下簡稱《規範》),針對不同生态系統類型制定核算方法。以森林爲例,共設有生物質供給、水源涵養、土壤保持、防風固沙、洪水調蓄、固碳、空氣淨化、局部氣候調節、旅遊康養9個指标,要分别核算實物量及價值量。
“國家的核算規範适用于廣泛區域。在宜興試點,需要構建本地參數模型,更精準地評估區域内森林生态産品價值。”葛之葳參與了宜興市的森林生态産品價值評估,他告訴記者,在宜興的核算方法基本參考《規範》,并在此基礎上把類型分得更細,收集補充更多本地數據,“比如森林的固碳量計算,《規範》中的算法和森林面積相關,簡單來說就是根據森林植被分區,再勾畫一下面積就能大緻算出。具體到宜興的兩個村子,單從森林面積上看,一般不會有太大變化,但如果其中一個村子管理得好,森林的固碳量就會提高,這應該得到肯定。這個在普适化模型裏很難評估,需要在各地森林調查過程中,細化森林植被類型數據,構建本地參數和模型,在時間和小尺度空間上做績效評價。”
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南京大學參與東台市濕地生态産品價值評估。“東台濕地類型豐富,現有規範裏提供的核算指标、參數不一定适用于東台地區,試點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要把這些指标、參數本地化。這次還結合江蘇特色,融入了物種保育、釋氧、景觀增值等指标,并對内陸濕地、濱海濕地等不同類型濕地細分,進一步詳細核算。”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師柳絮飛說,團隊補充調查了東台市内不同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指數、植被覆蓋度等,目前核算仍在進行中。
擴大試點,探索重點生态區域新經驗
“生态産品價值實現,相當于一個産品的變現過程。要把這個産品變現,先要知道産品本身值多少錢,這就涉及到生态産品價值核算。其中,核算結果的增長或降低,能反映生态系統的變化情況,也可以作爲生态保護成效評價的量化指标。”柳絮飛說,核算試點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适合江蘇省的濕地生态産品價值核算體系。
“目前宜興市已完成了第一輪全域森林生态産品多指标調查測算,接下來将在這一本地化模型基礎上,探索橫向生态保護補償具體辦法。”葛之葳認爲,核算模型構建好後,還要在實際應用場景中探索,推動生态産品價值實現。
此次擴大試點的6個縣(市、區)與我省生态資源禀賦相關——太湖省級重要濕地位于吳中區西部,高淳東部爲丘陵山區、西部是水網圩區,江都水利樞紐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興化地處江淮之間裏下河腹地……
“圍繞江淮生态經濟發展、沿江保護修複和綠色發展、太湖生态系統修複、南水北調水資源保護、低山丘陵資源保護利用、沿海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最終選取了這些地方作爲試點區域,從而支撐全省的推廣工作。”仲磊介紹,接下來将持續推進生态産品價值核算、配合資源資産确權登記、探索核算成果廣泛應用、提升生态産品供給能力、完善林業損害賠償機制和豐富價值實現多元路徑等6項重點任務。
此文章轉至江蘇省生态環境廳網站